- 關于開展上門經(jīng)絡調理服務的通知08-02
- 2018年刮痧培訓安排03-09
- 別有病網(wǎng)高級按摩培訓安排08-02
精讀黃帝內經(jīng)診要經(jīng)終論篇第十六

【原文】
黃帝問曰:診要何如?
岐伯對曰:正月、二月,天氣始方,地氣始發(fā),人氣在肝;三月、四月,天氣正方,地氣定發(fā),人氣在脾;五月、六月,天氣盛,地氣高,人氣在頭;七月、八月,陰氣始殺,人氣在肺;九月、十月,陰氣始冰,地氣始閉,人氣在心;十一月、十二月,冰復,地氣合,人氣在腎。
故春刺散俞,及與分理,血出而上,甚者傳氣,間者環(huán)也。夏刺絡俞,見血而止,盡氣閉環(huán),痛病必下。秋刺皮膚,循理,上下同法,神變而止。冬刺俞竅于分理,甚者直下,間者散下。春夏秋冬,各有所刺,法其所在。
【點評】
?、?strong>診要何如:診斷的要點是什么?
②天氣始方:方,通“放”,在這里,應該指到了春天萬物復蘇之景象。
?、?strong>地氣定發(fā):定,這是可以理解為,定時,規(guī)定。指地氣在規(guī)定的時間升發(fā)。古人講究天人合一,天氣走到哪個階段,地氣走到哪個階段,人氣就走到哪個階段。
?、?strong>陰氣始冰:
陰氣,在這里主要是指人的血脈
始冰,開始流動緩慢。冰,結冰,這時形容氣血流動的速度為得緩慢。
?、?strong>散俞:散俞,散在的腧穴,用以出血?!端貑枴ぴ\要經(jīng)終論》:“春刺散俞及與分理,血出而止。”王冰注:“散俞,謂間穴?!敝搁e散之穴?!额惤?jīng)》注:“此散俞者,即諸經(jīng)之散穴也?!?
?、?strong>及與分理:皮下組織間隙?!端貑枴ぴ\要經(jīng)終論》:“故春刺散俞,及與分理”;“冬刺俞竅于分理”。前指淺層皮下組織間隙,后指深連筋骨的組織間隙。
?、?strong>絡俞:浮絡的穴,用以出血?!端貑枴ぴ\要經(jīng)終論》:“夏刺絡俞,見血而止。”林憶新校正:“按《四時刺逆從論》云:‘夏氣在孫絡’。此絡俞即孫絡之俞也?!薄额惤?jīng)》張介賓注:“絡俞,謂諸經(jīng)浮絡之穴,以夏氣在孫絡也?!?
⑧循理:依照道理或者規(guī)律。
【整段翻譯】
黃帝問道:診病的重要關鍵是什么?
岐伯回答說:重要點在于天、地、人相互之間的關系。如正月、二月,天氣開始有一種升發(fā)的氣象,地氣也開始萌動,這時候的人氣在肝;三月、四月,天氣正當明盛,地氣也正是華茂而欲結實,這時候的人氣在脾;五月、六月,天氣盛極,地氣上升,這時候的人氣在頭部;七月、八月,陰氣開始發(fā)生肅殺的現(xiàn)象,這時候的人氣在肺;九月、十月,人體氣血運行開始變緩,地氣也隨著閉藏,這時候的人氣在心;十一月、十二月,冰凍更甚而陽氣伏藏,地氣閉密,這時候的人氣在腎。
由于人氣與天地之氣皆隨順陰陽之升沉,所以春天的刺法,應刺經(jīng)脈俞穴,及于分肉腠理,使之出血而止,如病比較重的應久留其針,其氣傳布以后才出針,較輕的可暫留其針,候經(jīng)氣循環(huán)一周,就可以出針了。夏天的刺法,應刺孫絡的俞穴,使其出血而止,使邪氣盡去,就以手指捫閉其針孔伺其氣行一周之頃,凡有痛病,必退下而愈。秋天的刺法應刺皮膚,順著肌肉之分理而刺,不論上部或下部,同樣用這個方法,觀察其神色轉變而止。冬天的刺法應深取俞竅于分理之間,病重的可直刺深入,較輕的,可或左右上下散布其針,而稍宜緩下。春夏秋冬,各有所宜的刺法,須根據(jù)氣之所在,而確定刺的部位。
- [事件]健脾先泄膀胱05-07
- [事件]手腳青筋透露疾病05-07
- [事件]每天走多少步合適?05-07
- [事件]嚼口香糖吃進很多微塑料05-06
- [事件]讓晚年時光慢下來05-06
- [事件]腰圍粗11厘米患癌風險升2...05-06
- [本站]膽結石引急性膽囊炎我把膽摘...05-01
- [事件]很多強迫癥未及時就診04-30